2022-02-26:我也不谦虚。最近我们编辑部很忙,有时候会有人来拜访我们。比如前几天的迈凯轮570 GT,前几天的奥迪R8 V10,前几天的AMG GT,一个比一个跑的快。有一天,领导突然对我说:“又一个超跑来了。我们都试过了。要不要试一试?”
然后,下班的时候,我桌上又多了一个这样的东西。
它是方形的,光滑的,看起来像滑盖手机。嗯,据说是车钥匙。按理说,我现在看到钥匙就能说出这辆车的性格和身份。我猜一定是安静的品牌,或者文艺的品牌;有些古典气质,也有些高科技元素。是的,我喜欢它。依次想到几个响亮的名字。48、太辣,不可能;911,有点平淡,不是很特别;GT-R,钥匙和隔壁的轩逸一样,马上排除;合适吗?这货又骚又贱,和形象一点都不搭。不可能!
(相关资料图)
一轮兵来将挡,还是没有一辆超跑能配得上台面上的关键图像。于是拿着钥匙去车位看了看。啊!
这首歌不是DM吗?有人说是宋朝,有人说是宋朝.果然和钥匙一样,这车身白安静了。前脸和下方两侧的雾灯组成了一个卷起的造型,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中“祥云”的特征。深色上部涂层从大角度a柱开始,向后延伸至后扰流板。结合凸起的双腰线和车顶行李架的设计,让人耳目一新。
篆书“宋”在前脸中间的后方。两条镀铬装饰条采用磨砂材质,细节处理的很好。蓝色装饰条贯穿整个进气格栅,表明其新能源汽车的身份。正如之前猜测的那样,这款车既有“古典气质”,又有“高科技元素”。
打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一下。突然映入眼帘的是左右对称的飞翼式中控台,各种材质混搭,大面积皮质包裹,层次感十足。还有螺旋桨式出风口,银色,质感感人。真皮包裹的平底方向盘,下方是镀铬和类似碳纤维的材料。电子杠也是类似宝马的“鸡腿”风格,握感很棒。
双色真皮打孔座椅挺厚的,上面还特意绣了“宋”字。主驾和副驾不仅有座椅加热,还有两档通风调节。后排还配备了三个独立耳机,舒适又到位。抬头一看,是全景天窗。按下开关打开天窗隔热板,全车顿时亮起来。
趁着还有时间,先别急着回家,认真玩,这车配置够丰富了。全景天窗,开放式CarPad安卓车载系统,360高清全景影像,PM2.5绿净系统,移动电站功能,无钥匙进入,一键启动,遥控驾驶,全系标配ESP,电子手刹,陡坡辅助,胎压监测,前排座椅通风/加热功能,后排220V交流电源插座,可以说是包罗万象,一点都不小气。
打开空调,打开PM2.5绿色系统,看着PM2.5数值从100多降到20多。尤其是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,还集成了行车记录仪、指南针、海拔等功能,功能强大,实用性强;我们必须称赞这个8英寸的屏幕和它开放的CarPad Android系统。自带流量,还支持各种app的安装。你可以为所欲为,下一个王者荣耀黑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我打开系统自带的百度音乐,推送的第一首歌居然是陈绮贞的《黑眼圈》。
眼前看到通宵写稿子的坎坷经历,不禁感慨:宋DM确实是辆好车,但和超跑有什么关系?至少,我没有尝试过拥有一辆超跑,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配置。而且它的外形,看起来一点也不凶。
后来才知道,它和超跑的关系,全标在黑色车顶和白色车身交叉处的logo上:542。简单来说,“5”就是0-100km/h加速时间小于5秒;“4”表示全时电动四驱;“2”表示百公里油耗比2L少。真的这么神奇,真的这么霸道吗?然后钻进车里,往“鸡腿”变速杆后面看,按钮和旋钮排列简洁有序。左右按钮,分别对应倒车雷达和陡坡缓降的开关;在后排按钮中,可以对应选择正常、沙地、泥地、雪地四种模式。最后一个旋钮可以选择生态节能和体育运动模式;旋钮两侧的按键分别控制EV纯电动和HEV混动模式。我迫不及待想试一试。
无论多么迫不及待,也要时刻充满电,体验“超跑”的性能。如果有固定的停车位,可以安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。如果没有固定的停车位,也不用担心。也可以直接插家用220V交流电。出门不要慌。AppStore里有很多找充电桩的app。地址,电价,服务费,停车费都写的清清楚楚,充电时间估计的很准。根据我的经验,广州最方便可靠的充电服务商都需要按星级充电。对面的高档写字楼停车场有多个明星充电桩,大学城的商业中心也有。
关注微信官方账号,插上电源,扫码手机支付,就可以开始充电了。几次尝试后,大约5-7小时即可充满。平均每次30元左右(可悲的是对应的停车费也要20元.),而标准的纯电动续航里程80公里正好适合来回通勤。插电式混动车只要有条件在家或者公司附近充电,确实能发挥经济优势。有趣的是,充电次数越多,遇到老朋友的机会就越多。我碰巧遇到过他们几次。
见一位老伙计把他的秦从狭窄的车位里遥控出来,悠闲的开走。紧凑级SUV用上1.5TI动力,本来就不会很慢;再加上前后两颗电机,一宿蓄满电之后,宋DM 简直火上浇油。一脚地板油之下,450马力、740牛米喷薄而出,好似黄金右腿大脚抽射般,连人带车弹出去的。试想下,前轮一颗150马力的1.5TI汽油发动机,再加一个150的电机,后轮也有一组150的电机,壮着胆踩下油门的感觉,简直和点燃了一串引信极快的鞭炮没有区别。头皮一阵发麻,耳边嗤嗤两声,接着便噼里啪啦般炸了!4.83秒,眨眼便加速到100km/h;继续全力冲刺,150km/h后仍然有很强韧的后劲,什么大V8,根本都不放在眼内啊。
也有人说,百公里加速5秒内,只是比亚迪的数字游戏和宣传噱头,日常哪有人会这么开车的?我不是很赞同这种想法。动力有点像存款,同样消费100元,卡里存着1千块和1万块,心里都是什么感觉,那可截然不同。凭着“超标”的动力储备,不管在高速和国道上,宋DM提速、超车相当轻松。车头抽出来,轻点油门,轻而易举地完成超越。只要电量充足,就绝不会有中途疲软下来的情况。
我最担心的,反而是底盘。要抗住2吨的重量,还要抗住超跑般的动力,必须得有一副坚强的底子才行。宋DM的底盘构造,和普通的宋燃油版并不一样,尤其后轴,铝合金摆臂相当引人注意。按照比亚迪底盘调校团队的专家——前戴姆勒底盘调校工程师,现任比亚迪首席底盘调校工程师——Heinz Keck的说法,尽管宋DM性能拔群,底盘调校仍然以柔软舒适的日常行车诉求为重。确实,宋DM过减速带动作很轻柔,走烂路的厚实感也相当不错,纵向的滤震性能有相当水准;缺点是横向的定力不足,通过起伏路段和弯道时有摇曳感,韧性也不太足够。
但是比起之前的秦、唐,宋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。这里面少不了Heinz Keck的功劳。汉斯特别设计了一套H臂后悬架,可以大幅减低悬架侧倾中心和轮心跳动位移的变化幅度,而且在后悬挂上大量采用了铝合金制件,减低其簧下质量,最终同时收获很好地舒适性和不错的操控性。以前这个中国品牌对底盘的研究毫无章法科研,丰田的舒适柔和,借鉴一下;大众的操控稳定,也借鉴一下,最终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。Heinz Keck把他在戴姆勒20多年底盘调校的经验带到了比亚迪,制定了一套BYD底盘性能研发流程。有记者问他:改变一个中国品牌,你认为需要多久呢?Heinz告诉我们:奥迪从中产阶级变身为豪华品牌,中间只用了10年的时间。我也实在很有兴趣想看看,Heinz还会给比亚迪带来什么新鲜的变化——宋DM,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局了。
一个月前,我们已经抢先试驾过了第二代CX-5(猜我是不是换代车?2017款马自达CX-5首试),不过由于车辆临牌的原因,我们没试到2.5L排量车型。这次CX-5全国试驾会,提供的都是2.5四驱顶配,正好可以和2.0L比较一下。
一、谈马自达已经绕不开颜值
以前的马自达也很好看,但还远谈不上惊艳。有了新世代的魂动设计,外观造型之于马自达,就像排气声浪之于玛莎拉蒂,V8之于AMG(43系列:你们聊,我先走了),颜值已经深深成为了产品力的一部分。感谢采购价越来越便宜的LED大灯,让现在的灯腔能越做越紧凑,越来越能凹造型。新CX-5全系标配的LED大灯,和更有力量感的前格栅组合在一起,整个车头特别有精气神。
至于颜色,魂动红升级成了水晶魂动红,更有金属质感,更通透。另外还加入了一个铂钢灰,在阳光不同的角度下,有着不同的光影效果。和水晶魂动红的明骚相比,铂钢灰更闷骚,但漂亮程度也不遑多让。
二、2.5动力水准何如?
即便只看日系,马自达也是硕果仅存的还在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厂了。虽然业界已有共识,三缸发动机是downsizing之路上的矫枉过正之举,但三观正常的四缸小排量涡轮机,无论在动力、油耗还是线性程度上,都已经让排量不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非常尴尬。之前我们试的2.0L两驱CX-5,虽然有着工作积极流畅的6AT加成,在低负荷(也就是半踩油门以内)时的动力非常轻快,但到了快速路,地板油从80km/h加到100km/h超车的场景,还是显得有点力不从心,需要等待变速箱连降两挡,把发动机往高转压榨。
2.5虽然和2.0一样,最大扭矩都在4000rpm,最大马力也在6100rpm左右,但有着更大排量的基础坐阵,各工况下的扭矩输出也高2.0一筹。即便开2.0两驱是一个人,这次开2.5坐了四个人,而且还是AWD版,但在80-120km/h的加速表现上,2.5的实力明显不同。2.0的那种80km/h往后需要等两秒干吼不走的情况,2.5是不会出现了,从80一直加速到130km/h,依然充满底气。
虽然应付城市代步,2.0是游刃有余,但对于一个选择马自达,选择驾驶乐趣的人来说,显然2.5才是CX-5的精华所在。
三、19寸轮圈会不会比17寸颠?
我们知道,CX-5 2.0配的是225/65R17轮胎,而2.5则是225/55R19,轮圈大了,轮胎扁了,是不是意味着2.5的底盘也比2.0更颠呢?不止是我,好几个同事也有这样的疑问。几十公里下来,无论是在前排驾驶,还是在后排乘坐,我都体验过了,也能拍着胸脯告诉你,2.5绝对不颠。当然,我也要诚实地告诉你,坐四人的2.5,肯定会比坐一人2.0稳那么一些。我也很想控制变量,看看2.5只坐一人的表现,但总不可能把同车的同行半路赶下车吧。
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,全新CX-5的底盘已经很好地保证了舒适性,无论是滤震还是隔音,都有良好的表现。尤其是底盘隔音进步明显,虽然不能用“静谧”这种词,但肯定是不会让人烦扰的。其实在最近半年,我深深体会到,好的底盘隔音,要比好的滤震更重要。因为烂路不常有,但只要车一开起来,噪音就在不断产生了。那种耳边嗡嗡不断的胎噪,真的让人疲惫不堪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86不卖)。
2.5和2.0对比下来,其实结论很明显了。如果你只是看中CX-5的颜值,平时是市区代步,2.0就可以满足。而如果你除了外形,还中毒马自达的运动风格,那么还是加点上2.5吧。